来源:路网 11月20日,2025中国数据中心标准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成功召开。此次会议汇聚了行业领袖、技术专家、环保合作伙伴和企业代表等精英群体。华为展台人头攒动,会场互动热烈。近期推出的TMU液冷热管理控制器是数据中心液冷可靠性方面的一项关键创新,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在会议上,我们了解到人工智能行业正在迅速进入创新的新阶段,ChatGPT 每秒处理数百万个请求,自主模型接受了 TB 级的数据训练。发展瓶颈正在从芯片转移到基础设施层面,比如能源、空间、散热等。华为中国数字能源数据中心能源发展部部长石毅先生致辞。面对面对AI算力带来的集群部署、快速交付、算力调整等挑战,华为回归到“进电、散热”的技术本质。华为围绕供电、制冷、储能、运营等方面的持续创新,不断致力于从电网到芯片的架构创新,提高每瓦算力输出,支撑智能计算的可持续发展。华为中国数字能源数据中心能源发展部部长钟景华、CDCC组长、数据中心国家标准制定者、国务院专家西一也在致辞中表示,华为作为数据中心项目规范的贡献者之一,在数据中心行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钟景华 张帆 CDCC组长、国家数据中心展台编译者国务院特派专家、华为数据中心关键电源及电源解决方案销售与营销总经理阿兹表示:“产业应用+他指出,‘政治牵引’的两个轮子带动了算力需求的剧增,‘芯片柜群’的算力实现了三个跨越,也带动了建设和AIDC的运营。即使面对新的挑战,华为始终坚持全面技术发展,持续创新前进,华为汇聚“产品+解决方案+生态+服务”,打造安全可靠、快速交付、低总体拥有成本的AIDC综合解决方案和AIDC智能计算基础。技术进步为快速变化的行业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华为关键电源和数据中心电源产品线直流智能温控产品总监明亮先生推出了华为新产品TMU液冷解决方案热管理控制器,打造冷却“零”中断的液冷解决方案。该产品采用业界首创的AC/DC双电源架构,实现了无缝切换主电源和备用电源的完美连接,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电源稳定性。还采用高效换板设计,降低散热功耗,帮助智能计算中心高效可靠散热,有效提升电力使用效率,让每一瓦承载更多算力,产生更多代币。华为关键电源及数据中心电源产品线直流智能温控产品总监梁阿琪s。凭借优异的热交换性能和智能运维特性,华为TMU荣获“CDCC 2025数据中心杰出技术成果奖”。这不仅是华为智能计算中心在热管理技术创新上的贡献;他对新颖性的认可支持了该行业“通过残酷和武力进行算计”的道路。那将会发生。获奖海报 安全电源备份对于实现数据中心高度可靠运行的系统也至关重要。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副总工程师郭立群提出,锂离子电池可从合理设计、智能监控、定期检测和强化消防四个方面构建安全体系,部署水消防、可燃气体检测等措施。目前,新加坡和北美等国家/地区已明确规定了引入要求黎加,国家标准化正在推进。郭立群先生,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副总工程师。在本次会议上,各行业客户分享了他们的实践,他们的成功经验成为行业发展的宝贵典范。秦淮数据集团IDC交付总监宋达分享了他在解决GW级数据中心大规模交付中协作、标准和主动控制等核心挑战的行业经验。他表示,当“工艺作坊”面临“规模化生产”时,土木建筑必须以工匠之心追求卓越,以程序化管理保证效率。面对多项目协作的挑战,需要构建项目管理核心能力体系,推动从“被动压力”管理向“主动策略”转变。该方法是从“基于项目的o秦淮数据集团IDC交付总监、松达广东交通集团韶关数据中心总监邹伟勇分享了广东数字交通韶关计算中心的实践落地。广东交通集团作为广东省最大的高速公路主数据中心计算中心,提供全面的高速公路网络管理和服务。项目建设周期和节能解决方案的应用均达到交通行业最高水平,特别是“电源模块+智能母排”的电源架构设计,使高速公路光纤骨干网互连的主枢纽和备用枢纽稳定运行,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高质量的生产力,帮助树立国家公路行业区域数据中心的标杆。邹维勇 陈力 广东交通集团韶关数据中心最高指挥、中金数据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高级技术专家 中金数据作为国内领先的数据中心运营商,在全国运营着11个高端数据中心。在昆山数据中心升级过程中,我们与华为合作采用UPS5000-H解决方案,实现了运营效率提升3%、故障5分钟快速处理等效益。预计每年可节省超过200万元电费,展示了算力基础设施在长期的基础上不断演进。中金数据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技术专家陈利华、中国数字能源数据中心能源产品总监王建军在致辞中指出,安全可靠成为智能计算时代数据中心的核心需求。他强调,华为将网络安全放在首位,将安全要素融入产品开发流程,形成四层拦截机制,构建覆盖架构、产品、网络、供应的端到端安全体系。拥有540多项国际安全认证。公司通过多元化的供应和全国性的产业链设计,确保供应安全,为全球客户构建可靠的基础。信任与安全的智能时代的基础。华为中国数字能源数据中心能源产品总监洪建军先生出席华为数据中心液冷圆桌论坛。华为中国数字电力数据中心首席电源架构师安政与论坛嘉宾深入探讨了液冷技术的挑战。与会者一致认为,高功率d密度和短程连接是液体冷却技术的主要驱动力。虽然目前冷板液冷是主导技术,但浸没式液冷在某些高密度场景下具有潜力,未来将形成互补。大规模液冷应用仍面临标准化不够、运维复杂、与服务器迭代周期不匹配等挑战。我们需要通过模块化设计、利用人工智能的预测性运维以及产学研合作来促进技术成熟。华为将加强端到端的功能集成,与业界共同构建开放可靠的全栈协同液冷生态系统,为算力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圆桌会议面向智能计算的未来。华为数字能源将持续探索基础设施能源极限效率,聚焦核心技术优势,打造更加高效可靠的绿色算力基地。华为也将与更多开放的产业伙伴一起,共同推动数据中心从能源消耗中心向价值中心的深度转型,让有限的能源资源释放出无限的数字潜力。
特别提示:以上内容(包括图片、视频,如有)由自有媒体平台“网易账号”用户上传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注: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和视频,如有)由网易号用户上传发布,网易号是一个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的社交媒体平台。